《清单》笔记-骗子十诫




《清单》笔记-骗子十诫

1936年 维克多·拉斯体格(Victor Lustig)

  1. 做一个有耐心的倾听者(这意味着,说话要油腔滑调,这是行骗成功的关键)。
  2. 别看起来不耐烦。
  3. 等对方发表政治见解,然后表示同意。
  4. 让对方发表宗教观点,然后随声附和。
  5. 谈论性时要用暗示性的话语,如果他们没有表现出强烈的兴趣,就不要再继续说下去。
  6. 别谈论疾病,除非对方对这个话题表现出特别的关心。
  7. 别窥探别人隐私(反正他最后都会告诉你)。
  8. 别吹牛。让你的重要性在无意中显现出来。
  9. 别不修边幅。
  10. 别酗酒。

补充

百度百科

起初,他在往返于巴黎和纽约市的海洋油轮上进行诈骗。第一次的骗局是“印钞机”。他向人们推销一种6个小时就能印出一张百元美钞的机器,利益诱惑,受骗者就以30000美元的高价买下机器。然而,这个机器却只接下来的12小时内产出2张百元美钞。时间一过,就只有一堆白纸了。等到受骗者意识到自己被骗了,Lustig早已逃之夭夭了。

1889年,埃菲尔铁塔在巴黎拔地而起。虽然自建造之日起,围绕铁塔的种种议论不绝于耳,但最为耸人听闻的却是一个骗子把埃菲尔铁塔卖了两次。

1925年,巴黎坊间有传闻说:由于法国政府无力承担这座铁塔,有意把埃菲尔铁塔拆除后,当作废铁卖掉。不论传闻是真是假,这个小道消息给了维克多·拉斯体格“施展才华”的机会。他将自己伪装成法国邮电部副总监,邀请五位废品收购商参与“竞标”埃菲尔铁塔的拆除项目。维克多带着商人们到埃菲尔铁塔上面转悠了一圈,信口说了一些什么“铁塔将要拆除”呀、“卖掉这些材料能赚一大笔钱”之类的鬼话,然后故意神秘地告诉他们:政府不想让公众知道这件事。因为一旦民众听说心爱的埃菲尔铁塔要被拆除,肯定会引发轩然大波,故而必须保密。收购商们对此深信不疑。为了拿到这笔大单,他们争先恐后向这位“大人物”行贿。等到他们发现这是场骗局时,维克多早已不知去向。有意思的是,其中出钱行贿最多的收购商叫鲍里森,而这个名字在法语里是“鱼儿上钩了”的意思。

擅自买卖国有财产是个不小的罪名,受骗的商人们既不敢报警,也不敢向报界披露。维克多在躲避了一段时间后,发现此事没有见诸报端,就重新潜回巴黎,如法炮制,居然把埃菲尔铁塔又卖了一次。

豆瓣

维克多·拉斯提格出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波西米亚。他是一个油腔滑调而又十分风趣,有魅力的人,会五国语言,用过22个假名,被人们认为是最自信,最富有天分的骗子。

面对美国黑手党大佬艾尔·卡朋,拉斯提格说他有大生意需要投资,卡朋给了他五万美金(相当于现在的五百万)。拉斯提格把钱存进保险箱,两个月后,带着这些钱又找到卡朋,说,我生意失败了,但我不能坑朋友,你的钱一分不少还给你。卡朋大感动,抽了一千给他——拉斯提格算好就骗这一千。

1925年,拉斯提格以政府邮电部次长身份,在巴黎顶级的克里庸大酒店宴请五位钢材商人。他淡淡的说,政府决定把埃菲尔铁塔拆了,七千吨钢材卖给你们,你们分别报个价吧。文化界对这个世博会建筑很有意见:大仲马说这个建筑令人作呕,莫泊桑说我们不拆这个瘦骨嶙峋的金字塔,无颜面对后人。政府一来没钱维护,二来从善如流,你们好自为之吧。宴罢,他对踊跃报价的商人索贿以扫清他们最后的怀疑。笑纳贿赂后,他离开了法国。商人们都不敢报案。这是拉斯提格一生最有名的骗局。

1926年,因欺诈罪,拉斯提格被美联邦政府投入大狱,最终他病死狱中。临死前,他给同行们留下遗言十条。

  1. 永远耐心地倾听对方诉说;
  2. 永远生气勃勃;
  3. 让对方先表明政治倾向,然后附和;
  4. 让对方先表明宗教立场,然后附和;
  5. 轻微地暗示性话题,但不要发挥,除非对方表现出浓厚的兴趣;
  6. 不要谈论任何疾病,除非对方特别关注;
  7. 不要打听对方的私人情况(最终他自己会说);
  8. 永远不要自吹自擂,自然明确地显示你的分量;
  9. 永远衣冠整洁;
  10. 永远不要喝醉。

其实,这不光是给骗子的箴言。所有希望攀龙附凤,企图在社交时能够得到格外利益的人,都可以当作箴言。毕竟,社交、谈判、攀龙附凤,离骗局也并不远。



登录后评论

共有0条评论